冒泡书屋 > 我的老板是崇祯 > 第175章 针锋相对

第175章 针锋相对


王承恩谈到工部有新的研究成果时,李义兴奋地喊道:“王公公,这次工部又捣鼓出了什么好宝贝啊?”王承恩笑着回答:“武昌伯莫急,咱家听说王徵王侍郎研发出了一件比蒸汽机还要厉害的物件儿。它的个头不大,但分量可不轻,足有三石之重呢!只需往里面加入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那种黄色的油,再拿一个铁制的摇把插入上方的小孔,用力一摇,它就能转动起来。王侍郎将这个神奇的东西安装在船上,那艘船竟然一个时辰就跑出了一百多里,就算装载着十几石的货物,也能轻松跑到七十里呢!”王承恩说得越来越激动,李义也不禁热血沸腾起来。他心想,连柴油机都已经研制成功了,那么制造一辆拖拉机或者一辆坦克应该也不在话下吧。王徵的脑子真是好使啊!李义迫不及待地继续追问:“王公公,工部还有没有其他的好东西问世啊?你知道的都给我讲讲呗。”王承恩抿了一口酒,接着说道:“还有那些道士们搞出来的水泥呢!”

  李义激动道:“王公公你说的是真的?水泥真的弄出来了?”王承恩笑着回答道:“当然弄出来了啊!那些道士们甚至还用水泥砌起了一堵坚硬无比的墙壁,如果用来修筑城墙,恐怕连红夷大炮都未必能够轻易将其轰开呢。”听到这里,李义暗自挥了挥拳头,似乎在想象着那堵墙的坚固程度。

  朱由检则感叹道:“这次回京,估计京城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吧。”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李义突然说道:“王爷,难道我们就这样直接班师回朝吗?”

  朱由检有些疑惑地问:“不然呢?”李义接着说:“王爷,咱们此次成功消灭了建奴,这可是大功一件啊!陛下怎么能不在这个时候举办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来展示我大明的赫赫武功呢?这可是件大事啊!而且我认为最好在正月举行阅兵,与大明立国之日一同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以此来庆祝大明建国二百五十九年,这多有意义啊!”

  朱由检挠了挠头,若有所思地说:“嗯,你说得好像确实有道理。不过,阅兵这种事情可不是小事,牵涉到十几万人的规模,实在是太耗费钱财了。”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义见到此情景心中暗喜,他觉得自己的计划可能会得到实施,于是赶忙说道:“殿下,请您放心,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兵力,只需动用一万多人就能够举办一场极其壮观、震撼人心的阅兵大典。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我大明军队的强大威势,还能有效地震慑周边邻国。”朱由检听后略感惊讶地问道:“真的吗?如此甚好!那你尽快写一份详细的奏折呈上来给本王过目。我们就在此地稍作休整停留几日,等待你完成奏折后再继续前行。”李义恭敬地拱手行了一礼,然后退下开始准备撰写奏折。

  此时,酒桌上的气氛十分热烈,十几个将领们开怀畅饮,相互敬酒。不一会儿功夫,除了秦良玉之外,其余众人皆已醉得东倒西歪,无法站立起身。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都是男子,不好意思对秦良玉过分劝酒,只是礼貌性地每人敬了她一杯而已;而其他人则完全没有顾虑,尽情畅饮,结果纷纷被自己的亲兵搀扶着回到各自的营帐休息去了。

  此时的南京城中,金之俊、沈维炳、党崇雅、王铎和钱谦益等人正坐在一间密室中商议事情,而在他们当中却有两名商人打扮的人,钱谦益见到二人问道:“此二人为何人啊?”沈维炳说道:“此二人是此次沉船事件的幕后之人左边这位是马老板右边这位是江老板,所沉之船皆是此二人及其同乡之船。”钱谦益哦了一声,说道:“原来如此,你两家此。  是负担的起的,只要他天启不动我们的钱袋子我们也是不愿与他为敌,但是他现在把手伸进了江南那我们可不答应。”一旁的江老板也说道:“没错,他天启小儿拉拢汪然明和洞庭商帮还有晋商和闽商这就是成心想和我们过不去,既然他不想让我们好过,那大家都别过了。”金之俊附和道:“没错,别看他是皇帝我等就怕他,在这南直隶是我们说的算,这次得让他知道没有我们的支持他这皇帝也别想做舒服。”钱谦益说道:“那接下来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党崇雅眯着眼睛,阴恻恻地说道:“接下来,那天启小儿肯定会察觉出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定会派遣钦差大臣或是锦衣卫前来彻查此事!此次参与之人,该灭口的一个不留,其余人等,则速速前往岭南或琉球暂避风头。只要咱们咬紧牙关死不认账,就算是锦衣卫又能拿我们怎样?”言罢,他便张狂地大笑起来,其余几人亦随声附和。

  此时,王铎谄媚地笑着接口道:“正是正是!只要咱们尽快逃离此地,藏匿于外,那天启小儿即便有满腔怒火,也无处发泄啊!此番咱们将沉船堵塞于运河之上,京城那边的粮价和盐价恐怕早已如火箭般飙升了吧,哈哈哈……”

  然而,事情远非他们想象得那般简单。起初,他们本以为京城会陷入混乱,但实际情况却截然相反。京城依旧平静如昔,这主要归功于兴明商会的高瞻远瞩。数月前,兴明商会就已经在天津寻觅到一处地理位置极佳的晒盐场地,并早已投入正常生产海盐。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采用了李义传授的提炼方法,成功提取出了精盐,其价格甚至比现有的官盐还要便宜十文钱。

  至于粮食方面,更是无需多言。尽管魏忠贤的人品备受争议,但他在保密工作上做得相当出色。每次向京城运送上万石粮食时,竟然能够巧妙地避开当地的士绅大族的注意。如今,京城的屯粮数量已经超过了三百万石!倘若江南的那些东林党人和士绅们得知这个消息,恐怕会气得跳脚吧!

  等朱由检的大军班师回朝那么江南的这帮人好日子也算到头了,天启七年将是他们过的最后一个年了吧!


  (https://www.mpshu.com/mp/38042/13159.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