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书屋 > 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 第485章 污蔑

第485章 污蔑


之前在场众人对彭末衲虽然礼貌,但那态度却和对王文龙时的尊敬全然不同。

    彭末衲从小的生活之中从来都是他把别人给比下去,此时却是第一次有了自己全面受碾压,甚至有些感到受人排挤,无法融入的感觉。

    普通人有这样的感觉只会觉得自卑,而彭末衲从小的生长环境让他第一反应却是妒忌和怨恨。

    他悄悄看向王文龙,把内心的怨恨全都投射到了王文龙身上。

    薛素素的丫鬟一早就让家中的船夫划着小船载她到玄武湖边去买菜。

    在江南划船是大多数人出行最方便的方式,南京城中密布的水网也在城市居民区中铺开了一条条交通道路,自秦淮河到玄武湖,路上许多附近州县的农人商贩已经一大早采摘了新鲜蔬菜前来供应南京市民的消费所需。

    薛素素的丫鬟在众船之中挑挑选选,买了些薛素素爱吃的藕尖、嫩鱼,正要去买青菜时,就见边上划过一艘小小的书船。

    这种船不卖大书,专门是卖一些小抄小报的。

    古代市民所看的小报雏形早在宋代就出现了,那时汴梁的市面上贩卖一种带漫画的点评纸类似于后世画报,一张不过几文钱,专供普通百姓娱乐消费。到了明代,这种画报依旧有所传承,而这几年随着王文龙开创的报纸事业的兴起,原本只有一两页、内容简单的画报已经向着正规的报纸业转变。

    “船家,今日有什么小说更新么?”丫鬟询问。

    那卖书的见到生意上门连忙点头说道:“有的有的,《再编戒指儿记》《新编刎颈鸳鸯会》都出了新连载。”

    他推荐的都是些女性爱看的话本小说,嘉靖以前,话本小说几乎全是为男性读者所写的,如《三国演义》《金瓶梅》之中的女性角色大都是配角或脸谱化的形象,很少有以女性视角阐述的内容。

    到嘉靖年间,随着市民阶级的出现,百姓识字率增加,风气也转为开放,渐渐才出现了一些女性作家以及女性视角的作品。女子也渐渐流行阅读小说。

    “连载《新编刎颈鸳鸯会》的那张报纸给我来一份。还有新连载才子佳人小说的报纸,一样给我来一份。”丫鬟说道。

    那船夫连忙整理,不一会儿拿出了五份报纸,算钱道:“共是五十文。”

    薛素素的丫鬟将半钱银币递了过去。苏州宝泉局的新式银币现在已经在江南全面推开,不光有一两半两这种常见的银币面额,如今最小的面额已经做到半钱。

    明制半钱的重量只有后世标准计量的一克多,如果用过去的办法根本不可能只用一克多的白银就铸成一枚银币,这还要仰赖物理社不断研究出来的合金配方,在降低银含量的同时还能使得银币白光闪闪,苏州的半钱银币看起来光亮,其实原料大多数是贱金属,制造成本相当低。

    “盛惠五十文。”船夫看过银币点点头,小丫鬟也迫不及待地接过报纸,翻看上面新的连载。

    随着文学发展,到万历年间,许多的才子佳人小说之中的女子终于渐渐有了自己性格,这些小说不光男性爱看,也吸引了不少女性读者。薛素素的丫鬟以及薛素素自己都是这类小说的忠实读者。

    在原本历史中,这种变化一直要到清代中期的《红楼梦》出现才到达顶峰,红楼梦之中的女性角色和男性角色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故事,再也不是故事情节的附属品。

    而在这个时空,受到以王文龙为代表的通俗作家的一系列作品影响,小说之中的女性角色丰富程度比原历史之中提高的快的多。

    特别是李国仙的《甄嬛传》连载大热以后,女性市场更进一步被发掘了出来。

    如今作家在写作才子佳人小说时也会更加注重塑造女性角色,以吸引女读者的购买。

    小丫鬟略略翻了几眼,便打开《新编刎颈鸳鸯会》的连载仔细阅读。

    《刎颈鸳鸯会》原作是一篇讲述临淮武公赵业的爱妾步非烟和赵业的儿子赵象私通,最后被丈夫所杀的故事,过去往往被认为是警惕富家看管好自己妻妾的文章,而如今却有人将这篇小说改编成《新编刎颈鸳鸯会》,把此故事写成了一篇爱情小说。

    此作照着《甄嬛传》的套路,将女主步非烟原本的情色桥段全部洗白。

    新编小说之中,作者先给女主步非烟增加了她在青楼时和本地才子两情相悦的故事,才子受难,步非烟去求赵业解救,接着高官赵业又看上步非烟,两人暗生情素,步非烟嫁给赵业为妾。然后又引入宅斗故事,步非烟在赵业家中处处被主母针对,又一次次被当年青梅竹马的情郎,如今做了赵业幕僚的才子所解救。

    后来赵业终于背叛步非烟,此时步非烟又遇到了赵业的儿子赵象,赵象屡次在父亲手下相救,两人渐渐走在一起。

    这篇小说将步非烟的爱情写得相当精彩,吸引了大量读者的追读,赚足了闺阁女性眼泪的同时,作者“洗白淫妇”“教唆乱礼”的操作也引来许多人的批评。

    好在作者早就想到了这篇小说会招来责骂之声,所以一直用的笔名,根本没人知道这篇小说是谁所写。

    此时的江南,大量明晃晃的情色小说都在市场上售卖,《新编刎颈鸳鸯会》中甚至没有多少情色段落,实在没有太多实在没有太多被查封的理由,文人士大夫骂他们的,连载此小说的报纸反而越卖越火。

    小丫鬟买好了菜,在回程的床上摇摇晃晃的看着小说。

    小说连载内容已经到了最后几章,赵业回心转意却发现步非烟和人私通,讲她缚在柱子上拷打,但步非烟死也不肯说出赵象的名字,当赵业端来毒酒让步非烟选择是服毒自尽,还是供出奸夫之时。步非烟说出了那句经典台词:“生则相亲,死亦无恨。”果断将手伸向酒壶。

    小丫鬟激动的眼泪都飙了出来,而作者就在此处断章,急得她如热锅上的蚂蚁。

    小丫鬟回到家时就见薛素素也已经回来,薛素素见自己的贴身丫鬟眼眶红红的,又看到她手上的报纸,掩嘴笑道:“傻姑娘,那小说是编出来的,何必看得又哭又笑?”

    小丫鬟红着脸擦擦眼睛,问道:“小姐从王先生那里回来了?一上午可做了什么事情?可有约好下一次又去他家?”

    薛素素脸红道:“你瞎说什么?我只是去建阳先生家谈论如何宣传赈灾,沈夫人和李夫人也在旁侧的,哪里有那许多龌龊心思?”

    “唉,小姐怎么还不开窍?”小丫鬟在一旁着急道。

    薛素素不想回答,做了坤班教头以后薛素素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快乐,她不再被冯从愆所支配,同时又不像以前当名妓之时只是别人的玩物,而是能受到众人的尊重。

    虽然心中对于王文龙还是有异样的感觉,但是薛素素却又害怕自己贸然的表现会让她和王文龙产生嫌隙,失去如今的美好生活。

    薛素素和丫鬟名为主仆,实则与姐妹相当,她也知道自己未来的结果会实际影响自己贴身丫鬟的生活,自家小姐妹怎能不担心?

    “把报纸给我。”此时她不想回答丫鬟的问题,于是顾左右而言他的说:“你不要光顾着看小说,这报纸上的时事新闻也要多看着些。”

    说着薛素素翻开报纸正面,就见头板上便有关于她的新闻。

    自从民党大会之后,王文龙和坤班和薛素素这几个字眼就经常在江南传扬,王文龙也乐得用这方式为坤班宣传,于是没有做出澄清,薛素素对此也已习以为常,可当她仔细看起这篇新闻时,薛素素的嘴唇便脸色便渐渐发白。

    这篇新闻并不是传王文龙和薛素素的花边消息,而是号称扒两人的“真相”。报道中说,薛素素原来是一个南京秀才培养出来的,但是王文龙为了得到薛素素,先将薛素素的干爹秀才夺了头巾,而后又抢走那秀才在兰社之中的股份将之改成自己的坤班。

    薛素素完全被描写成一个风流成性,水性杨花的女子,而王文龙则是阴险狡诈,霸道蛮横。

    甚至此篇报道在最后还影射说王文龙倡导护粮其实是为了从中渔利,在筹款之时伙同民党贪污了大量钱财,否则他怎么会轻易的捐出二百两银子外加二百石粮食……(本章完)


  (https://www.mpshu.com/mp/38264/12838.html)


1秒记住冒泡书屋:www.mpshu.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mpshu.com